1.【题目id: 365933】体温每降低1℃,氧耗率会下降多少?
A. 5%~6%B. 3%~4%C. 4%~5%D. 7%~8%E. 6%~7%
2.【题目id: 365989】在现场应急抢救心脏停跳的患者时,最佳的首选操作是
A. 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B. 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C. 采用仰卧位做胸外按压并实施人工呼吸D. 采用仰卧位做背部按压并实施人工呼吸E. 使用简易呼吸机进行加压人工呼吸
3.【题目id: 365990】心脏骤停患者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是什么?
A. 无意识动作B. 意识突然丧失C. 颈动脉搏动消失D. 血压下降E. 两侧瞳孔不等大
4.【题目id: 365991】心搏骤停患者诊断的最重要依据是什么?
A. 无呼吸动作B. 意识突然丧失C. 颈动脉搏动消失D. 血压下降E. 两侧瞳孔不等大
5.【题目id: 365992】成人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哪里?
A. 胸骨下段B. 胸骨中段C. 胸骨上段D. 胸骨中上段E. 胸骨中下段
6.【题目id: 365993】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是使胸骨下段下移的深度是多少?
A. 1~2cmB. 3~4cmC. 5~6cmD. 7~8cmE. 9~10cm
7.【题目id: 365994】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是使胸骨下段下移,具体下压的深度应为多少?
A. 1~2cmB. 3~4cmC. 5~6cmD. 7~8cmE. 9~10cm
8.【题目id: 365996】30岁男性患者,患有化脓性扁桃体炎,在接受青霉素皮试五分钟后突然胸闷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脉搏细速、血压下降、无反应,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最低频率是多少次/分钟?
A. 60次/分B. 70次/分C. 80次/分D. 90次/分E. 100次/分
9.【题目id: 365997】检查心脏是否有跳动时,在气管旁轻按颈动脉搏动时检查的时间不应超过多少秒?
A. 10sB. 9sC. 8sD. 7sE. 6s
10.【题目id: 365998】在心肺复苏过程中,应该按压在哪个位置?
A.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. 心尖部C. 胸骨中段D.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E. 胸骨右缘第五肋间
11.【题目id: 365999】在进行心肺复苏时,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中不包括哪个?
A. 自主呼吸恢复B. 动脉收缩压大于8kPaC. 黏膜颜色变红润D. 瞳孔逐渐变小E. 肌张力变弱
12.【题目id: 366000】成人心肺复苏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正确比例是多少?
A. 10:1B. 15:2C. 15:1D. 30:1E. 30:2
13.【题目id: 366001】41岁男性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后倒地失去意识,单人进行的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比例是多少?
A. 1:5B. 5:1C. 2:30D. 15:2E. 1:15
14.【题目id: 366002】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,哪一步操作是错误的?
A. 患者仰卧,头部后仰B. 以左手将其下颌托起,防止舌根后坠C. 以右手捏住其鼻子,以免气体从鼻孔漏出D. 将口唇张开E. 对准患者的口吹气,每分钟40次
15.【题目id: 366003】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否有效的主要指标是什么?
A. 发绀减轻B. 瞳孔缩小C. 抽搐停止D. 心跳恢复E. 胸廓起伏
16.【题目id: 366004】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,怎样判断呼吸已经有效?
A. 发绀减轻B. 瞳孔缩小C. 脉率恢复D. 心跳恢复E. 胸廓起伏
17.【题目id: 366005】在现场急救心脏骤停的患者时,应首先使用的方法是
A. 口对口人工呼吸B. 口对鼻人工呼吸C. 仰卧压胸人工呼吸D. 仰卧压背人工呼吸E. 简易呼吸器加压人工呼吸
18.【题目id: 366006】患者,女性,30岁。由于房屋坍塌导致严重多处伤害,心脏和呼吸突然停止,紧急进行心肺复苏后,被紧急转入ICU接受进一步的救治。两天之后,患者的口鼻、伤口、消化系统和注射点开始出血,被诊断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。对该患者实施的早期心肺复苏中,哪一操作是错误的
A. 心肺复苏使胸骨下陷2~3cmB.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:2C. 人工呼吸频率为10~12次/分D. 首先建立循环E. 胸外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下段
19.【题目id: 366043】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,每次应该吹入的空气量大约是多少?
A. 100mlB. 300mlC. 600mlD. 900mlE. 1200ml
20.【题目id: 366046】关于心肺复苏过程中换人的适当时机,正确的叙述是
A. 不超过2~3秒可随时中断抢救换人B. 随时可换人,无需考虑特定时间C. 在按压和吹气的间隙进行换人D. 仅在吹气间隙进行换人E. 仅在心脏按压间隙进行换人
21.【题目id: 366048】在进行心肺复苏时,肾上腺素的作用中不包括哪项?
A. 增强心脏自律性B. 增加心肌收缩力C. 可使细颤变粗颤D. 纠正酸中毒E. 增加心率
22.【题目id: 366050】心跳骤停患者急救时,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?
A. 开放气管B. 建立呼吸C. 胸外心脏按压D. 应用复苏药物E. 心电监测
23.【题目id: 366051】胸外心脏按压时应该按压在哪个具体位置?
A. 胸骨上断B. 胸骨右缘C. 胸骨左缘D. 剑突下E. 胸骨中下1/3处
24.【题目id: 366052】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后,观察期间应采取何种措施?
A. 保持血压略高,不用吸氧B. 保持血压略高,需要吸氧C. 保持血压略低,不用吸氧D. 保持血压略低,需要吸氧E. 不需关注血压,需要吸氧
25.【题目id: 366057】关于行心肺复苏术中途换人的正确叙述是
A. 抢救中断时间不得超过2-3秒B. 随时可换人C. 吹气间隙换人D. 心脏按压间隙换人E. 按压、吹气间隙换人
26.【题目id: 366060】在心肺复苏中,肾上腺素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?
A. 增强心脏自律性B. 增加心肌收缩力C. 可使细颤变粗颤D. 纠正酸中毒E. 增加心率
27.【题目id: 366064】心肺复苏时首选用于心室颤动的药物是哪一个?
A. 碳酸氢钠B. 阿托品C. 利多卡因D. 肾上腺素E. 氧化钙
28.【题目id: 366066】20岁男性车祸伤者,呼之不应,胸廓无起伏,颈动脉无搏动,心肺复苏成功后,更重要的是恢复什么功能?
A. 中枢神经功能B. 呼吸功能C. 循环功能D. 代谢功能E. 运动功能
29.【题目id: 366387】为避免患者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,心肺复苏的紧急抢救应在多长时间内开始?
A. 4分钟B. 6分钟C. 8分钟D. 10分钟E. 15分钟
30.【题目id: 366399】男性患者,48岁,交通事故中受伤,可能颈椎受损,哪个救助措施是错误的?
A. 让患者平躺B. 保持气道通畅C. 进行心脏按压D. 实施人工呼吸E. 仰头抬颏法辅助呼吸
31.【题目id: 366400】心肺复苏时最关键的行为是什么?
A. 防止脑部肿胀B. 进行人工心脏按压C. 提供氧气D. 矫正酸中毒状态E. 保持血液循环的有效性
32.【题目id: 366401】心肺复苏后循环功能不足时,应如何处理?
A. 降温B. 保暖、脱水C. 纠正酸中毒D. 纠正低血压、强心E. 给予高压氧舱疗法
33.【题目id: 366402】在心肺复苏过程中,为了减少大脑缺氧可采取的措施是什么?
A. 降温B. 保暖、脱水C. 纠正酸中毒D. 纠正低血压、强心E. 给予高压氧舱疗法
34.【题目id: 366465】常温下大脑缺氧持续超过几分钟会导致不可逆损伤?
A. 1~3分钟B. 4~6分钟C. 7~9分钟D. 10~12分钟E. 13~15分钟
35.【题目id: 366466】心肺复苏应在多长时间内开始以防止大脑受到不可逆的伤害?
A. 4-6分钟B. 8-10分钟C. 12分钟D. 15分钟E. 20分钟
36.【题目id: 366467】心肺复苏初期首先恢复的是什么?
A. 体温B. 血压C. 呼吸D. 心搏E. 不一定
37.【题目id: 366468】41岁男性患者心前区不适后倒地失去意识,执行基本生命支持的正确步骤是什么?
A. 胸外心脏按压、开放气道、人工呼吸B. 病情估计、人工呼吸、胸外心脏按压C. 人工呼吸、胸外心脏按压、药物治疗D. 开放气道、人工呼吸、心脏除颤E. 人工呼吸、胸外心脏按压、心脏除颤
38.【题目id: 366469】心肺复苏时应优先选择哪种给药途径?
A. 皮下B. 静脉C. 肌内D. 心内E. 吸入
39.【题目id: 366470】心脏复苏时应优先使用的药物是
A. 肾上腺素B. 阿托品C. 利多卡因D. 碳酸氢钠E. 糖皮质激素
40.【题目id: 366471】心肺复苏中首选的药物是什么?
A. 肾上腺素B. 阿托品C. 利多卡因D. 碳酸氢钠E. 糖皮质激素
41.【题目id: 366472】心肺复苏推荐使用的首选药物是哪一种?
A. 异丙肾上腺素B. 肾上腺素C. 利多卡因D. 去甲肾上腺素E. 阿托品
42.【题目id: 366529】选出急性心梗患者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时首选的治疗用药。
A. 洋地黄B. 异丙肾上腺素C. 麻黄素D. 阿托品E. 利多卡因
43.【题目id: 366590】心肺复苏中治疗心室颤动的首选药物是
A. 碳酸氢钠B. 阿托品C. 利多卡因D. 异丙肾上腺素E. 氯化钙
44.【题目id: 366602】心肺复苏时对心室颤动患者的首选药物是什么?
A. 碳酸氢钠B. 阿托品C. 利多卡因D. 异丙肾上腺素E. 氯化钙
45.【题目id: 366603】25岁男性颅脑外伤手术后转入ICU,心电监护显示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,应立刻进行什么操作?
A. 气管插管B. 体外电除颤C. 人工呼吸D. 胸外按压E. 鼻导管吸纯氧